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各種光伏技術的競爭日益激烈,今年更是達到白熱化程度。無論是電池環(huán)節(jié)PERC、異質結、TOPCon、IBC爭奇斗艷,還是182、210的尺寸之爭,以及各種跟蹤支架誰更“智能”,都讓投資企業(yè)眼花繚亂。
索比光伏網認為,一方面,良性競爭可以促進光伏技術快速進步,充分降低度電成本;但另一方面,部分企業(yè)將自己的技術與產品奉為圭臬,對其他人的產品嗤之以鼻,無疑會增加行業(yè)內耗,甚至誤導終端用戶。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21年11月,由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的全球首個光伏、儲能戶外實證實驗平臺——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啟動試運行,并于2022年1月正式運行,填補了行業(yè)戶外實證的空白。據介紹,平臺總建設規(guī)模105萬千瓦,實證實驗約640種方案。一期項目實證實驗方案161種、產品69種,涉及31個制造廠商,基本涵蓋了國家光伏、儲能行業(yè)的主流產品和具備推廣應用的新產品。
6月13日,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促進平臺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會上,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電投集團專家委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昆侖英才·青海學者謝小平分享了平臺2022年第一季度實證實驗成果。他強調,為了體現平臺的公正性,力求所有被測試設備邊界條件的一致性,平臺安裝了涵蓋資源、環(huán)境、電性能、機械性能等7大類19種在線測試設備共計515臺(套),實現光伏電站全要素、全過程數據實時采集和分析。
謝小平從不同反射場景、不同溫度場景等應用場景,晴天、多云天、陰天不同典型天氣等多個維度,對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儲能4個產品和光伏、儲能2個系統(tǒng),共6個實證實驗區(qū)形成的百余項對比數據作了分享。
以支架為例,根據實證成果,雙軸發(fā)電量最高,垂直單軸和全維支架故障較高,發(fā)電量偏低。
同時,受太陽高度角影響,安裝角度越大,接收輻照越高,發(fā)電量越高。在固定48°傾角時,接收輻照量高,中午時刻限功率較為嚴重。
在組件間距方面,實證結果表明,增加子陣間距有助于提升單位兆瓦發(fā)電量,增加0.8m間距后在第一季度比減少1.6m間距單位兆瓦發(fā)電量高2.68%。不同間距背面輻照和背面輻照占比存在差異,整體間距越大,背面輻照占比越高。
在支架高度方面,謝小平指出,不同距地高度正面輻照差異較小,但背面輻照差異較大。距地高度越低,背面輻照越小,背面輻照占比越低。
從實證數據看,光伏電站設計的計算軟件僅能理論計算固定支架和平單軸支架雙面發(fā)電量,跟蹤支架除平單軸外不具備理論計算背面發(fā)電量功能,且模擬是取軟件自動分配不同天氣的天數計算。為此,謝小平提出,跟蹤支架實測背面輻照增益與理論背面輻照增益差距較大。隨著跟蹤支架的規(guī)?;瘧茫瑧_發(fā)一套用于計算跟蹤支架背面發(fā)電量的軟件。
國家電投光伏創(chuàng)新中心副總經理龐秀嵐通報了平臺二期建設方案,重點介紹了整體設計方案、設計思路、實時在線測試系統(tǒng)等。她表示,二期會選擇與一期不重復的技術和產品,同時將薄膜、疊瓦等技術納入實證。支架方面,也會選擇更多適配大尺寸組件的支架,得到最科學的數據和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郝躍,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楊德仁,西北旱區(qū)生態(tài)水利工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周孝德,長江學者、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水利系教授、天津理工大學校長練繼建,水電水利規(guī)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副局長、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關村儲能產業(yè)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中國光伏行業(yè)協會秘書長王世江,國家電投集團科技與創(chuàng)新部總監(jiān)章義發(fā)等專家出席會議,對實證基地給予高度評價。
交流中,郝躍院士建議,平臺在儲能產品和方案的實證試驗等方面應繼續(xù)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發(fā)揮平臺作用。楊德仁院士也表示,平臺形成了很好的數據庫,后期可以通過白皮書等形式,對相關企業(yè)和大專院校開展科技研究提供公共數據服務,推動行業(yè)技術進步和高質量發(fā)展。
評論